搜索
查看: 4818|回复: 1

“在吗?”“不在”,“忙吗?”“忙”

[复制链接]

1839

主题

2255

帖子

1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1913
发表于 2016-11-15 18:21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0?wx_fmt=jpeg.jpg
你最不喜欢的微信开场白是什么?
我最怕有三种:
“在吗?”
“忙吗?”
表情包。
收到这样的信息,你一定很紧张吧!摸不清对方的套路,不知道该如何回复。
问“在吗”究竟是要干什么呢?现在又不是没有智能手机年代的QQ标准开场白,毕竟那时候的沟通需要先确认对方是不是在线,那“在吗”究竟是问我在不在哪里呢?并且不知道对方到底有什么事,还真是不敢随意回复。万一是借钱呢?

最有意思的是,当你回复“我在”,对方没回音,过了半小时又问了你一遍“在吗”,你延时看到,等你再次回复“在”之后的第二天他再次问你“在吗”。中间过去了十几个小时,然而你最后还是不知道他找你究竟什么事。这是什么游戏?不停地确认你在吗在吗,但就不说实质内容,真是急煞人也。

问“忙吗”这种人,更是让人心焦,你说该怎么回答?平时大家都挺忙的,要是告诉你很忙,显得不近人情,拒人于千里之外。要是说不忙呢,又不切实际,如果回复了不忙,是不是意味着接下来不好拒绝对方的请求呢?

还有二话不说发表情包的,是不是节奏不对?对话还没开始就表情包大战?真不知来者何意,不敢轻举妄动....
以上三种开场白,真的是让人接不住,不怕你用任何姿势开始,最怕你说完开场白就保持沉默。微信毕竟只是个沟通工具而已,真正能让我们连通起来的是沟通的内容,只要你简单问候,说明来意,给对方时间回复即可,就是这么简单。何必把它变成让人猜不透的谜题呢?

或许正是因为微信等即时沟通工具太过于方便,让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:当你想联系某人,只需点开某个手机软件,几秒钟发送完消息就万事大吉,而对方花几秒钟回复不过是理所应当的事。我们能即时性的发送消息,所以也期待着对方能即时性的“秒回”,这种期待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需求。

只要对方没按照自己的期望快速回应,就会让我们觉得无所适从,无法确定是没收到还是不想回,心里惴惴不安、躁动难耐,时不时就要查看手机,如果达到了忍耐的时间极限,甚至会怀疑,是不是手机没网了?于是你重启软件,咦?还是没回应,无奈之下,你再发一条“在吗”,心里的失落一点点蔓延。没收到回复让你无法踏实做事,左思右想对方为什么不回复,归根结底是因为悬而未决的不安全感。就像天气预报下雨却没带伞,外出后却记不清是否锁好了门,你把跟手机另一端的联结当成了一种必需品,稍有缺失便难以承受。
0?wx_fmt=gif.jpg
这也是我们人际交往模式的一种折射,只不过体现在社交网络当中,不加区分的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调来行事,一旦扑空就觉得十分泄气,甚至有些恼怒,“他为什么不回复呢?明明他刚刚发了一条朋友圈,应该看到了我的消息啊”,遇到这种情况,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能解释,就是你没那么重要而已。

事实上,真的有急事需要联系,社交软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,电话的即时性更强、沟通更清晰,相同时间内能传达的信息更丰富,还可以得到及时的回复。为什么没有选择电话沟通呢?如果连对方的电话都没有,那说明你们的关系还没达到能交换电话号码这种更私人的程度,所以真的没什么必要要求对方如何;如果有电话而不打,那是你个人对微信等社交软件有着过度的路径依赖,寄希望于一个社交软件能解决你全部的沟通需求,这是一种惯性,其实也是一种惰性。

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:为什么微信没有设置消息已读提示呢?是因为设计产品的人深耕人性,了解了已读消息提示后却不回复给双方带来的尴尬,清楚了在某些场景下,我们不想立刻回复的心理感受,一个已读提醒带来的压迫感真的是太重了。毕竟,沟通是为了我们能更轻松,而不是增加心理负担,不是吗?

就像刚刚在厕所的你拿起手机,又收到了一连串夺命连环消息,
内心只想回应一句,
“请给我一点尿尿的时间,好吗?”

过段时间可能会取消签到功能了

0

主题

12

帖子

31

积分

我是新手

Rank: 1

积分
31
发表于 2016-12-4 21:09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什么┏┛墓┗┓...(((m -__-)m????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Join BUC

本版积分规则

Powered by Discuz!

© 2012-2015 Baiker Union of China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